圖為美國書店出售的英文版《孫子兵法》 韓勝寶攝
  中新網華盛頓1月21日電(記者 韓勝寶)被稱為“美國第一流戰略家”的華盛頓斯坦福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斯特,運用《孫子兵法》探索美國對蘇的新戰略,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基點,提出“確保生存和安全”戰略,代替“確保摧毀”戰略,影響五角大樓和白宮的決策。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教授三好修又從這一戰略思想加以闡發,提出了著名的“孫子核戰略”。
  人類步入了核時代,一時間,核戰爭的陰雲籠罩了全球,強烈地衝擊著世界的政治,並對軍事領域中的某些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在有可能爆發核大戰的現實威脅下,一種巨大的核恐怖感又一次籠罩了美國朝野。美國制定了與當時蘇聯“火箭核戰略”形成針鋒相對的“全面核大戰”戰略。而不少著名的美國軍事活動家和國務活動家則驚呼:“核武器無論對於勝利者或失敗者,按其後果來看都將是毀滅性的戰爭”。
  當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顧問、哈佛大學國防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的基辛格,也在其所著的反映由當時美國一些著名國務活動家和軍事家組成的小組全體成員研究美國的戰略和外交政策成果的名為《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一書中,表述了避免和遏制核大戰爆發的思想。精通《孫子兵法》的基辛格,對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的論斷提出了責難。
  美國將軍鮑弗爾聲稱,“核戰爭不可能成為某種政策的手段,按克勞塞維茨的說法,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它完全是一種自殺行為”。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約翰·柯林斯在他於1973年撰寫的《大戰略》一書中寫道:“全面戰爭這個詞通常指美國和蘇聯之間一次滅絕種族的攤牌,由於廣泛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它可能危及整個地球的安全”。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理查德·派普斯也在美國1983年出版的《軍事戰略》一書中寫道:“目前盛行的美國核戰略認為,擁有大量核武器國家之間發生的全面核戰爭破壞性非常之大,以致不會有什麼勝利者,因此,訴諸武力已不再是這種相互敵對的國家的政治領導人可採取的一種合理抉擇了。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襲擊後,美國普遍認為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是用另一種手段進行的政治的格言已經過時。”
  1978年至1980年間,美國華盛頓斯坦福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斯特連續發表了一系列有創見的論文。他通過美蘇戰略的分析對比認為,蘇聯的核戰略重點在於打擊美國的核戰略力量,即孫子“伐兵”的思想。他們的真正意圖還是要爭取”不戰而勝”,立足於生存與勝利。美國的“確保摧毀”戰略把打擊城布(社會財富)放在首位。在孫子看來,這是一種最拙劣,萬不得已才可採取的戰略,即攻城戰略。
  福斯特認為,孫子的觀點非常深奧,觸及了核戰爭的實質,具有現實意義。核戰爭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理應儘力避免,眼下最理想的戰略還是孫子提出的觀點:“不戰而克敵”,“不付代價取天下”。他主張美國要根據孫子的戰略原則,必須改變自己的戰略思想,用“相互確保生存和安全”取代“相互確保摧毀”,把軍事力量作為戰略打擊目標。
  他寫道:“遏制戰爭的基本條件是,讓敵人對戰爭的結局更加失去信心,使蘇聯意識到,城市雖可免遭摧毀,但軍事上卻要冒失敗的危險,而不是象聖經的《啟示錄》那樣,描繪一幅‘世界毀滅’的可怕前景。”
  據《紐約時報》1980年8月8日報道,美國總統卡特決定採取一種與福特的孫子核戰略更加接近的新的核戰略。卡特簽署的《總統第59號行政命令》決定,新戰略將把打擊蘇聯境內的軍事目標放在首位。
  美國不但制定了“孫子的核戰略”,而且又按照《孫子兵法》制定了新戰術。他們針對蘇聯和華約組織在傳統武器方面已超過北約,以及可能在西歐發生的戰鬥,改變過去的攻堅戰戰術,按照孫子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原則,制定了旨在快速、機動和深入敵後作戰的所謂“空運戰術”。
  上世紀90年代初發生的以高技術為主要特點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在戰略指導上採取了“先勝而後求戰”的戰略方針,從而使戰爭有可能速戰速決速勝。關於海灣戰爭的作戰指導,美國國防部在戰後所寫的報告《海灣戰爭》一書中毫無隱晦地說:“多國聯盟成功地實踐了孫子所說的‘上兵伐謀’的戰略思想”。
  在伊拉克戰爭中,中國孫子及其著作《孫子兵法)取而代之,扮演了相應的角色。2003年4月2日,《亞洲時報》的一篇文章稱,孫子才是“震懾行動”的真正鼻祖。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孫子主要傳授矇蔽敵人之道,避免決戰的間接戰略,以及直接影響敵人鬥志的方。
  美國學者稱,美國的戰略家們從《孫子兵法》中受到了啟發,認識到美國“確保摧毀”戰略是失敗的戰略,影響了美國政府的戰略政策。把以前針對蘇聯的“相互確保摧毀”改變成了“相互確保生存”從而贏得了冷戰勝利。2500多年前冷兵器時代的孫子,竟成了西方制定核時代戰略、戰術的思想基礎,這是孫子萬萬沒有想到的。  (原標題:孫子兵法全球行:美日戰略家提出“孫子核戰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mpetigct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